45
2.5k
#历史遗产
目的地>中国大陆>广州

广州中山纪念堂
Guangzhou Dr.Sun Yat-sen's Memorial Hall

全球最大的中山纪念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由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完成。纪念堂主体建筑呈八角形,四周有重檐歇山抱厦包围,是一件中西合璧、造型独特的优秀历史遗产。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由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完成。纪念堂主体建筑呈八角形,四周有重檐歇山抱厦包围,是一件中西合璧、造型独特的优秀历史遗产。1931年建成时,是当时亚洲最大的会堂式建筑,也是世界最大的中山纪念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由南向北分布有大门楼、孙中山铜像、纪念堂主体建筑,纪念堂后的越秀山上还有一座中山纪念碑,所有建筑依轴线排布,形成“北高南低、前堂后碑”的格局,气势雄伟、错落有致。

中西合璧的八角纪念堂

1925年孙中山于北京逝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共同筹资,计划在越秀山(现在的越秀公园)南麓修建一座中山纪念堂。1927年中山纪念堂筹委会通过报纸向社会征集中山纪念堂和中山纪念碑的设计方案,国内外著名设计师纷纷响应,最终被选定的方案出自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那时由他设计的南京中山陵正处于建设阶段。1929年广州中山纪念堂破土动工,经过近三年的时间,于1931年11月建成。

吕彦直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主体呈八角形,四周有重檐歇山式抱厦包围,建筑采用中西合璧的风格,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檐、斗拱、脊兽、雀替在其中都有体现,而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的总体架构,提高了纪念堂的承重性能,跨度达71米的大礼堂中间没有使用一根立柱,其精妙的结构在当时令人叹为观止,甚至超过了许多现代建筑。在纪念堂外的檐下,高悬着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漆金匾额。

此外为了满足纪念堂作为集会场所对于声学的要求,礼堂的墙壁大量使用吸音板,并对大堂的穹顶进行特殊处理,使得台上的演讲者的声音可以清晰地传递到礼堂内的每一个角落。八角亭顶端的彩色玻璃窗为内部提供充足的光线,再加上礼堂的人工照明设施,让礼堂显得更加宽敞和明亮。时至今日这座能容纳近5000名观众的中山纪念堂每年仍然会承接各类大型的文艺演出,种类覆盖音乐会、戏曲、舞蹈和演唱会等,是广州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

孙中山铜像

在中山纪念堂前有一尊孙中山纪念铜像,铜像高5.5米,重3.9吨,铜像下面的基座刻有孙中山先生去世之前编著的《建国大纲》,不过这座铜像和下面的基座并不是一起建成。

武士冷知识:
广州市区有超过20座大型孙中山像,但大型的毛泽东像似乎一座都没有。

1931年中山纪念堂刚落成之际,堂前的基座也一同建好,准备在上面放置一尊孙中山先生的雕像,但由于当时资金匮乏、技术落后,暂时无法自行建造铜像,直到1954年春,才借来中山大学校内的孙中山铜像放在这里。由于借来的铜像体积过小,与基座不成比例,所以1958年广州市人民委员会请我国雕塑家尹积昌按照孙中山先生在中山大学演讲时的造型重新设计了一座雕像,这样中山纪念堂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座孙中山像。受到当时经济的限制,这座雕像只是在水泥像的外面包裹了一层铜粉,到得1998年孙中山纪念堂维修的时候,才又按照原作重新打造了一尊铜像,沿用至今。

总理遗嘱碑

纪念堂讲台的墙上镶嵌有一座总理遗嘱碑,最上面是孙中山的浮雕像,下部的汉白玉碑上刻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嘱。碑文石高2.41米,宽1.9米,早年国民政府在此开会时都要诵读总理的遗嘱,让后人牢记孙中山先生的教会,完成他未完的事业。

另外在纪念堂的门外两侧,还有两个总理遗嘱鼎,鼎身上刻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嘱,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奉安大典(1929年6月1日)而陶制的,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据说在“文革”时期,中山纪念堂的老馆长为了保护这两座鼎,连夜将它们埋在草地里当做肥料坑,这才免于被毁。

云鹤华表

纪念堂东西两侧的空地上,摆放着两座对称的云鹤华表,下面是八角形底座,华表顶端刻着祥云和仙鹤的图案,云鹤华表的名字正是由此而得。

大门楼

在中山纪念堂中轴线的最南端,耸立着一座三孔大拱门,门头重檐叠阁,顶部镶盖宝蓝色琉璃瓦,显得庄重而不失绚丽,这就是中山纪念堂的大门楼,也是景区的入口。

古树寻踪

中山纪念堂除了雄伟的建筑以外,还有众多的古树名木,其中名气最大的一棵被称为“木棉王”。木棉是广州的市花,这棵“木棉王”已有三百余年历史,高2米,冠幅350平方米,是广州最老的木棉。

纪念堂附近还有多棵百年树龄的老榕树,更是生出“树上树”、“树抱树”等植物界奇观。

纪念堂正门两旁的两棵古白玉兰也有近百年的树龄,它们在中山纪念堂建设之时被种下,已经陪伴纪念堂经历了无数的风雨。

广州中山纪念堂周边景点

标签:

45

发表评论前请先 登录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