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3.7k
#都市地标
目的地>台湾>台北

台北中正纪念堂
Taipei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古代帝王级别的现代纪念堂

台北中正纪念堂是为了纪念蒋介石而建,于1980年完工并向民众开放参观。中正纪念堂建筑群包括一座气势恢宏的纪念大厅、大厅门前的自由广场,以及广场两侧的戏剧院和音乐厅。

台北中正纪念堂是为了纪念蒋中正(字介石)而建,1980年完工并向民众开放参观,近年来已成为台北市民喜爱的休憩场所,更是旅台游客不可错过的观光景点。纪念堂坐东向西,四周被绿树环绕,总占地面积达到25公顷。

纪念堂主体建筑与西侧的自由广场牌楼之间有一条380米长的民主大道,大道南北分列两座宫殿式建筑——国家音乐厅和国家戏剧院,合称“两厅院”。

台北自由广场

台北自由广场

中正纪念堂前的大型广场

自由广场是台北市中心一座占地250000平方米的大型广场,广场两侧矗立着台北国家大剧院和台北国家音乐厅两座气势恢宏的宫殿式建筑,广场东侧尽头就是宏大而庄严的中正纪念堂。

台北国家戏剧院

台北国家戏剧院

传统和现代的和谐乐章

台北国家戏剧院坐落在中正纪念堂西侧,与台北国家音乐厅相对而建,两者合称为两厅院。台北国家戏剧院的外观效仿我国传统宫殿的结构,戏剧院内的主舞台能够容纳1524名观众。

台北国家音乐厅

台北国家音乐厅

自由广场旁的音乐殿堂

台北国家音乐厅仿照我国古代宫殿造型,采用重檐歇山式结构。台北国家音乐厅拥有全台湾水准最高的音乐舞台,分为上下三层,共有2064个坐席,这里每年都要承接数百场国际级演出。

1975年4月5日蒋中正在台北士林官邸病逝,享年87岁。同年6月行政院决定为蒋介石建纪念堂,经过选址、征集设计等阶段,纪念堂于1976年破土动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前后共花费五年时间。

武士冷知识:
蒋公的身份证编号是Y10000001,职业是“总统”。

建成后的台北中正纪念堂气势恢宏,建筑主体外观效仿北京天坛祈年殿的风格,采用重檐攒尖式结构,金黄色宝顶、天蓝色的琉璃瓦和白色的大理石外墙无不彰显出这座纪念堂极高的规制和后人对蒋公的崇敬之情。纪念堂坐在三层须弥座之上,总高70米,站在大堂门外可以俯瞰自由广场的全貌。

纪念堂向西而开,两扇青铜制成的大门高达16米,重75吨,仅靠人力必定不能撼动分毫,大门的开闭全由中心电脑来控制。开启状态下的纪念堂大门会自动收入墙壁之间的凹槽内,不会影响游客进出。

大门顶端悬挂有“中正纪念堂”匾额,2007年3月由于陈水扁政府倡导的“去蒋化”方针,中正纪念堂曾一度被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正门牌楼上的字也从“大中至正”变为“自由广场”,2009年陈水扁下台以后这里才得以复名,又重新悬挂上“中正纪念堂”的匾额。

中正纪念堂内的蒋介石铜像

纪念堂内正中是一座高6.3米、重21.5吨的蒋介石铜像,他端坐椅中,面露微笑,安详而平和。身后的墙上悬挂“民主、伦理、科学”六个大字,左右两面墙上还有他的名言语录:“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

纪念堂金碧辉煌的天顶内有一座巨大的藻井,藻井中央有国民党党徽“青天白日”标志。换个角度再来欣赏一下这座宏大优美的艺术品

武士冷知识:
国民党的党徽和“中华民国”的“国徽”其实有所不同,区别就在于“白日”离“青天”的距离,那么问题来了,蒋公头顶上的标志到底是党徽还是“国徽”?

纪念堂外的南、北两端还各有一座侧牌楼,名为大忠门大孝门,这两座牌楼高13.8米、宽19.7米,与纪念堂西侧的正面牌楼相互辉映,把守着通向中正纪念堂的三条主要道路。

每天上午九点至晚上十七点,中正纪念堂的仪仗队在整点时刻都会进行换班交接仪式,因交接过程中士兵那繁复而熟练的动作令人眼花缭乱,这个活动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为纪念堂的一大招牌,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台北中正纪念堂周边景点

标签:

67

发表评论前请先 登录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