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2k
#历史遗产
目的地>台湾>高雄

打狗英国领事馆
Kaohsiung Former British Consulate

高雄港的历史见证者

高雄港旁的打狗英国领事馆建成于1879年,同时兴建的还有山顶的打狗英国领事馆官邸,以及一条登山古道。打狗英国领事馆是高雄近现代史的缩影,记录下了这段屈辱的岁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利,导致台南、淡水、高雄等四座台湾知名港口成为我国第二批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高雄港旁的打狗英国领事馆建成于1879年,同时兴建的还有山顶的打狗英国领事馆官邸,以及一条登山古道。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人们一直把山顶官邸误认为是英国在高雄的领事馆,直到2005年才真相大白。

鸦片战争与台湾开埠

第一次鸦片战争揭开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英国不仅从中得到大量的白银补偿,还用一纸《南京条约》撬开中国尘封已久的大门,上海、广州、福州等五地被迫作为通商口岸对外开放,这使得资本主义势力在商品买卖过程中又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林则徐虎门销烟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距离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过去十多年的时间,太平天国起义在国内爆发,外国殖民统治者看准这个时机卷土重来。1856年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向我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全力处理内乱而分身乏术,第二次鸦片战争也以失败而告终,北京圆明园和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正是在这场战争中被烧为灰烬的。于是清政府再次和英、法签订下《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除巨额赔款外,本次又增开台湾府(现台南市)、淡水(台北市北部)、南京、镇江等为通商口岸。

就在台南和淡水开埠通商不久,因贸易量增加,导致众多外国商船经常停靠在鸡笼(现基隆市)和打狗(现高雄市)进行交易。为避免损失这两地的税收,1863年鸡笼、打狗这两个把守我国台湾岛东北和西南的重要港口也以子口岸的形式对外开放,至此这座美丽的小岛彻底向殖民者敞开了大门。

“打狗”和高雄

为何会有一个城市给自己取名为“打狗”?答案是:没有人!

很久以前聚居此地的原住民把自己生活的地方叫做“Takau”,至于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当地居民为了抵御异族的进攻,在地面埋了不少刺竹林,而刺竹的读音正是如此,因此被传承下来。“Takao”在闽南话里和“打狗”的发音很像,于是后来的人们便用“打狗”命名此地。

今日的高雄港

到了日据时期,因“打狗”的确不堪入耳,而“高雄”二字的日语读音恰巧也是“Takao”,所以这座城市就又改名为高雄,并一直沿用至今。于是本篇的主角“打狗英国领事馆”,实际上指的就是高雄市的英国领事馆。

三度迁移的英国领事馆

1858年中英签订《天津条约》,台湾的台南和淡水两地率先成为通商口岸。1861年7月英国人史温侯抵达台南,并在台南设立了英国在台湾的第一个办公处。

两年以后,英方又向福建巡抚租用位于淡水的红毛城,作为其领事办公和居住的场所,租期竟然长达99年。

1863年打狗也加入了我国对外通商口岸的名单,一年后英政府就把副领事馆南迁至打狗,又过了三个月,副领事馆升级为领事馆,意味着英国在台的政治中心已经从台湾的中北部转移到了位于岛南的打狗。

经过三次选址的变动,英国领事馆正式在打狗扎下根来,只不过在刚刚迁移到这里时,并没有找到一处适合建造领事馆的地方。无奈下只得先在一艘名为“三叶号”的废船内办公,不久之后在旗后租了几间民房作为领事馆的办公地,虽然条件也很艰苦,但至少不用每天闻着臭鱼烂虾的味道工作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876年,英方终于在哨船头附近觅得一处土地,经过三年的筹建,于1879年建成打狗英国领事馆及官邸两座西式风格的建筑。

新的领事馆建成以前,时任英国领事的吉必勋曾在临时领事馆中会见清朝官员曾宪德,二人针对此前中英双方的冲突进行交涉,可惜并未达成一致。交涉结束三天后,英方就对台南市西部的安平实施炮击,不久又出动士兵攻城,导致清军大量伤亡。最终这场因台湾本地特产——樟脑而起的战争,以清政府的退缩和赔款收场,这就是历史上知名的“中英樟脑战争”。

英国领事馆官邸

打狗英国领事馆官邸位于高雄港旁边的一座山丘顶端,是每一任英国领事和家眷居住的地方。官邸以厦门生产的红砖为建筑材料,通体红色,与淡水红毛城中的英国领事馆造型如出一辙,于是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人们一直把这座山上官邸误当成了真正的打狗英国领事馆。一直到2005年,专家才认定山顶上的红色拱廊砖楼是领事馆的官邸,山下的一座欧式建筑才是真正的打狗英国领事馆。

与官邸相似的淡水英国领事馆

这座官邸分为上下两层,但由于官邸所处的山顶坡度很大,一层的大部分都被埋在地面以下,只有从地势较矮的北侧才能够完全看清官邸的二层结构。官邸二层外围是一圈圆拱回廊,拐角处的圆拱与其他的相比略小,而拱柱也根据出现的不同位置设有方柱、并柱和转角柱三种形式,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官邸的稳定性,同时也给建筑的外观增添了一些变化的韵律

被地面覆盖的一层原本设计为官邸的储物间使用,同时兼具通风功能,防止二层地板受潮。不过在官邸的身份还没有确认之前,这个低矮狭小的一层空间一度被当做领事馆看押犯人用的地下监牢,现在想想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官邸二层单独开辟出一间房间,用作《世纪之眼:高雄港时空记忆》展览的展厅,通过照片、模型、史料等向游客展示了高雄港自开埠以来的每一个历史瞬间。此外一座精致的高雄港模型再现了百年前港口的繁荣景象,模型还原了高雄港的原貌,港口两侧的英国领事馆、旗后灯塔和炮台等均是按真实比例制成。

山下的打狗英国领事馆

位于山下的打狗英国领事馆从1976年开始,就被高雄水产试验所改为员工宿舍,这一占就将近30年。2004年全部员工迁离后,经过多方认证,终于确认这座建筑才是曾经的打狗英国领事馆。其后历经多年的整修,于2013年底重新向公众开放,几十年的“冤案”得以昭雪。

为展现领事馆旁哨船头码头曾经的样貌,领事馆的门前设立了一组人物模型,其中不乏金发碧眼的外国商人,以及穿戴整齐的领事馆巡捕,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身英国宫廷装扮的领事夫人玛丽。她是英国领事霍必澜的夫人,也是第一批入住领事官邸的家属,她最爱乘轿出门,来到车水马龙的哨船头闲逛,领略台湾本地的风土人情和水果特产。

领事馆外围也有一圈圆拱回廊,只不过回廊以纯白为主,廊柱采用的是西方传统建筑风格,与官邸相比差异很大。领事馆入口通道两侧,挂有数张《打狗新闻报》,每张报纸都记录了高雄的一个历史瞬间,如签订《天津条约》、打狗领事馆落成、日本天皇投降、二二八事件爆发等重要历史事件。

在领事馆身后,有一座英式风格的花园,花园四周到处充满了历史的印记,有防空洞、领事馆牢房遗址,还有一条与领事馆年龄相同的登山古道,沿此路可以直达山顶的官邸。

官民共创,锐意进取

为了给来此参观的游客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别具一格的体验,领事馆引入民营企业的帮助,把打狗英国领事馆景区打造成现代的文创园区。

首先在山上官邸和山下的领事馆中都设有纪念品商店,店里有正统的英式冰茶、奶茶等商品,还可以买到印着英国女王头像的精美瓷器、特选的小熊玩偶等不同风格的礼品。

此外园区内还有多处餐饮区,如位于山顶可以一览高雄港风貌的户外餐饮区、官邸内的维多利亚厅和领事馆的室内用餐区等,是亲身体验领事专属英式下午茶的最佳地点。

打狗英国领事馆周边景点

标签:

42

发表评论前请先 登录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