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曾经的政治中心
1653年占领台湾的荷兰人在台南建立了一座堡垒式要塞——赤崁楼,他们以此为根据地镇压当地居民。1661年郑成功带领大军把荷兰人赶出了台湾,赤崁楼从此成为全台的政治中心。
1653年占领台湾的荷兰人在台南建立了一座堡垒式要塞——赤崁楼,他们以此为根据地镇压当地居民。1661年郑成功带领大军横渡台湾海峡并夺下赤崁楼,把荷兰人赶出了台湾岛,赤崁楼从此成为全台的政治中心。现今的赤崁楼依然是台南最重要的历史文物和旅游景点,日渐西沉登楼远眺,红墙赤瓦在余晖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娇艳,“赤坎夕照”也因此被评为台湾八景之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打开了通往神秘东方的大门,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欧洲列强开始了他们的殖民扩张,我国的宝岛台湾也没能逃过此劫。来到台湾的侵略者遭到岛内居民的反抗,为了抵御岛民的进攻,他们便开始在海边修堡垒建要塞,并以此为根据地,继续他们的侵略行为,台北淡水的红毛城(圣多明哥城)和台南的安平古堡(热兰遮城)就是由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在这种环境下兴建而成的。
荷兰人在修筑了安平古堡后,继续向岛内扩张,于1653年在距离安平古堡四公里左右的地方又修建了另一座固若金汤的要塞——普罗民遮城(Fort Provintia)。当时岛内的居民把荷兰入侵者叫做“红毛”,再加上城堡的砖瓦都是红色,于是这座普罗民遮城又被当地的人民称为“红毛楼”、“赤崁楼”,而后者被更多人接受,并一直沿用至今。
荷兰人兴建赤崁楼使用的都是自己从海外运来的砖瓦材料,但他们当时唯独把砌砖用的石灰忘掉了,于是便就地取材,利用台湾本地盛产的糖和糯米搅拌牡蛎壳当做涂料,抹在砖与砖之间,现在依然可以在赤崁楼残存的砖墙内发现白色块状的牡蛎碎壳。
民间一直有传说称荷兰人修建的安平古堡和赤崁楼之间有一条地下通道,把二城连在了一起,而赤崁楼这一侧地下通道的入口就在被人们称为红毛井的井口之下。不过这种说法已经被现在的学者否认,因为当初两座城之间有一条台江内海相隔,想要修建地道实属困难。
1661年郑成功率领军队从金门出发,横跨台湾海峡进入台湾岛,并一举攻下赤崁楼,结束了荷兰侵略者长达38年的台湾殖民史。郑成功在收回赤崁楼后,把这里改名为“东都明京”,成为当时全岛的政治文化中心。如今在赤崁楼南侧的广场上,还立有一座郑成功议和图,描绘了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除入侵者,收复台湾岛的感人场面。
赤崁楼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和自然灾难的侵扰,逐渐失去往日的政治和军事地位。到得十九世纪初,赤崁楼的城墙多已坍塌,一派破落残败的凄凉景象。事情直到清朝光绪时期才得到转变,台湾府台湾县(现台南地区)先后两任知县潘庆辰和沈受谦在赤崁楼原址地修建了两座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闽南风格建筑——文昌阁和海神庙,以及蓬壶书院和五子祠,文昌帝庇护考生文运顺达,海神爷保佑船只出入平安,赤崁楼重拾往日辉煌。
现今赤崁楼不仅是台湾重要的历史遗迹,更是台南地区最著名的观光景点,景区内风景优美绿树环绕,大门内宽阔的广场铺满绿草和灌木,“赤坎夕照”被评选为台湾八景之一。夕阳西照登楼远眺,云菲和赤瓦相映成趣,令人流连忘返。
清代复建两座重檐翘角阁楼式建筑之一的海神庙位于文昌阁南侧,但很多人依旧习惯性地把它叫做赤崁楼,楼外也依然悬挂着一块写有“赤崁楼”三字的匾额,但除了相同的修建位置之外,两者没有其它任何联系。
重建的这座赤崁楼高三层,主体建筑分布在二三两层,最下面是一层砖砌的基座。
二层展厅内悬挂一副民族英雄郑成功画像,屋子正中有一座荷兰人修建的赤崁楼复原模型。
三层海神庙内有此地常见的船只模型,以及与赤崁楼相关的文字资料。站在三层展厅四周的观景平台可以俯瞰绿草如茵的广场,以及北侧的文昌阁。
清代时为了振兴当地文化和教育,在原赤崁楼遗迹上兴建文昌阁、蓬壶书院和五子祠,可惜除文昌阁外的其它建筑最终荒废,近年来人们又在文昌阁西侧重建了一座蓬壶书院。
文昌阁二层供奉文昌帝君像,两侧展柜内的科举考卷和科举作弊用书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和台湾书院很好的参考资料。
三层的像龛内有一尊魁星像,魁星是掌管考生文运之神,每年有大量考生携带自己的准考证前来向魁星爷请愿,希望在接下来的考试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清朝乾隆时期,天地会首领林爽文带领台湾民众掀起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福康安受命前往台湾,花费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便成功镇压此次运动。乾隆皇帝龙心大悦,御笔题诗纪念此事,并刻御碑以存后世,现在这九座御碑就立在赤崁楼南侧的广场旁边,每座御碑下面都有一个形似乌龟的驮碑赑屃(赑屃,音“壁细”,是龙生九子之一)。
在御碑东侧有一座水系景观,园内各色的鲤鱼常常聚集在此嬉戏玩耍。
御碑西侧的月亮门后,还有几座雕刻精致的石碑,记载着赤崁楼的历史,以及建筑图案等宝贵资料。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